米都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米都要闻
前锋农场党建领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黑土丰收根基​

时间:2025年11月04日 08:10

来源:前锋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徐晓飞

点击量:

本网讯(徐晓飞 衣秋菊)秋日的前锋农场,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热潮涌动,机械轰鸣中,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图景渐次铺展。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升级的关键工程,前锋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热潮正为北大荒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绘就“粮满仓、农增收”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党建把舵,精准测绘背后的“红色导航”。农场党委成立高标准农田暨青龙山灌区建设联合党支部,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党建引领,从重要性、必要性、灵活性、纪律性、严肃性五个维度统筹推进,科学倒排工期、严控时间节点,将“12月底前完成工程总进度65%”的阶段目标,分解到每周施工计划中。

项目启动之初,党委牵头,联合项目负责人、管理区、设计院等相关单位开展为期1个月的“地毯式”勘察。工作人员分片包户,走访1235户种植户,现场了解种植户需要、地块现状、施工难点等真实信息和数据,提出格田改造施工高低差要利于水层管理、沟渠灌溉不影响耕作、分水闸设置要灵活等实用建议13条,并逐条研究纳入设计方案,杜绝有图无地、有渠无水、有水无处排等设计不合理现象发生。“工作人员一边与我们种植户沟通地块实际情况,一边实地测数据,还有人全程跟踪把关,比我们自己还上心。”种植户陈玉刚回忆,他反映地块北侧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管理区和设计院当天就现场勘测,修改设计方案,难题迎刃而解。

为确保规划精准与施工规范,高标团队联合监理单位建立“三轮复核+三道关口”机制,逐点核对图纸与实地数据,监理同步开展材料进场平行检测;邀请种植户代表参与验收,监理严格把控工序验收标准;最终审核环节,监理紧盯隐蔽工程检查。在第五管理区,工作人员发现变压器位置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当即启动应急调改程序,联合设计单位更改变压器安置高度,既避开障碍又保障安全。经过层层把关,施工图纸与已经作业项目吻合度达99%以上,从源头上杜绝“纸上谈兵”与违规施工。

聚力建设,按需施策中的“红色担当”。“格田扩大太实用了!不仅机车作业高效,还能增加种植面积!”种植户看着自己200亩地的格田由原来的小池子改成了十几个10-15亩的大格田高兴的说道。高标联合党支部发挥“传令旗”作用,推动设施建设贴合实际需求,同时落实“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组建安全督查队,每日排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针对“灌溉难、排水难”等痛点,施工单位联合监理单位攻坚水利设施建设。在低洼地块,严格按设计完成沟渠清淤204.821公里,配套561座桥,排水沟衬砌8.456公里,监理全程参与桥涵浇筑质量验收。考虑到大型农机与拉粮车通行需求,农场联合设计单位确定修缮田间水泥路、砂石路共计100余公里。

守牢底线,效益优先下的“红色标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算好‘经济账’,保障项目早见效。”农场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国义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上强调。严把资金使用关,紧盯施工队伍组建、机械设备调配、砂石备料等环节。

在成本控制上,农场推行“全程监督+监理协同把关”机制,施工、监理、设计、检测、造价审核单位均通过规范的公开招标程序择优选定,所有原材料在进场时需提供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每笔开支都有监督记录,监理同步核验工程计量,实现开源节流与早开工、快建设。

立足长远,振兴路上的“红色引擎”。如今,前锋农场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初现雏形。高标联合党支部建立“任务清+责任台账+时间节点”工作机制,制定管护台账,工作人员分别负责管护片区,每周联合监理开展巡查维护。同时构建“红色管护网”,实行“指挥部抓总、农场统标、管理区网格落实”机制,项目竣工即启动“资产终身责任制”,从根本上压实管护链条上的每一环责任。

“党建为高标建设提供保障,施工、监理等单位协同发力,才能建出高质量农田。”高标联合党支部负责人表示,农场将紧扣建设“黄金期”,集中调配技术团队、施工力量及资金资源,确保“建一块、成一块、见效一块”。

夕阳斜照,翻耕过的土地呈现出细碎的纹理,纵横的渠网清晰勾勒出田野的轮廓,一幅“粮满仓、农增收、乡村美”的振兴图景正在黑土地上徐徐展开,为前锋农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微信图片_20251103083426_567_19.jpg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