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讲好三江故事 在幼教天地传承北大荒精神

时间:2025年06月25日 07:56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在北大荒开发初期,建三江区域每平方公里仅有0.3人居住,75%的土地是沼泽密布的"大酱缸"。拓荒者用双轮双铧犁日垦不足2亩地,冬季需凿穿1米厚的冻土层才能排水。1958年垦荒突击队进驻时,300人挤在桦木搭建的"马架子"里,夜间需轮班添柴保持地火龙不熄。当时幼儿园设在废弃的拖拉机库房,泥墙上挂着桦树皮做的识字板,孩子们用秸秆编织玩具,教师由识字较多的家属担任,主要课程是教唱《垦荒队员之歌》和辨识农具。

如今的建三江,已建成1070万亩高标准农田,粮食产能达140亿斤。智能农机覆盖率达98%,凯斯620收割机日作业量达800亩,相当于300名垦荒者的工作量。七星农场农业科技园内,无人插秧机通过北斗导航实现厘米级定位,稻田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300项生长数据。幼儿园变身现代化教育综合体,配备VR垦荒历史体验馆,孩子们在智慧农场实践课上,通过显微镜观察稻瘟病菌,用编程机器人模拟智能灌溉。2022年寒地水稻亩产突破620公斤,较开荒时期增长20倍。

昔日的"莽莽荒原"已成国家湿地公园,丹顶鹤种群从濒临消失恢复到200余只。灌渠纵横的稻田里,鸭稻共作形成立体种养系统,农药使用量下降70%。社区广场矗立着用旧农机改造的雕塑群,幼儿园定期组织"老垦荒讲新故事"活动。在创业农场,95后农机手通过5G远程操控日本久保田插秧机,而他的祖父正用手机直播传授60年前发明的"冻土排水法"。这种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正是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的生动写照。

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我,对于幼儿园的变迁有着深刻的记忆:听老教师说建三江开荒时期,幼儿园的条件极为简陋。教学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专门的教室,孩子们只能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屋里上课。桌椅是用粗糙的木板钉成的,高低不平,坐上去很不舒服。教学用具少得可怜,一块破旧的黑板就是主要的教学工具,粉笔也是短缺物品,老师们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师资力量也严重不足,大多是由垦荒者中略懂教育的人兼任,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教学方法简单生硬。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十分艰苦,没有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娱乐活动,只能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述来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依然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在简陋的幼儿园里度过了一段虽然艰苦但却充满希望的时光。

如今的幼儿园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孩子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动画和视频学习知识。园内还有专门的活动室、图书室、游戏区等,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和娱乐空间。在教育理念上,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传承北大荒精神方面,幼儿园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体验垦荒时期的劳动艰辛;创编园本课程,将北大荒的垦荒故事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北大荒精神的魅力。这些举措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幼儿园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在幼儿园教学里,将北大荒精神巧妙融入课程设计与活动组织是传承这一精神的关键。劳动教育课程是重要载体,幼儿园开辟“小小农场”,让孩子们参与蔬菜种植。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施肥,每个环节都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领悟艰苦奋斗的真谛。园本课程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创编《大豆谣》《收割机之歌》等课程,查阅大量垦荒资料,走访老垦荒者,把垦荒场景融入歌词,配上简单旋律。孩子们学唱这些歌曲,了解垦荒历史,激发对先辈的敬意。这些实践让北大荒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品质。

作为政工干事,我积极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师德建设和职工思想工作。组织教师参观垦荒纪念馆是重要举措,教师们通过珍贵文物和图片,感受垦荒先辈的艰辛与伟大,从而以先辈为榜样,在教育岗位上无私奉献。定期开展师德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传承北大荒精神。我还打造“移动式微型党课”,把党课搬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结合北大荒精神讲述身边奋斗故事,让职工更容易产生共鸣。这种创新方式受到广大职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欢迎,青年职工参与率提升了35%,有效引导职工树立正确价值观。

为传承北大荒精神,我们精心组织亲子插秧体验活动。活动筹备时,联系农场安排合适的稻田,准备好秧苗、农具等物资。活动当天,家长和孩子来到田间,我先讲解插秧知识和技巧,示范正确动作。随后,大家纷纷下田,开始插秧。孩子们起初充满好奇,但很快就感受到了劳动的不易,泥水溅到身上也不喊累。家长们则耐心指导孩子,现场一片热闹景象。三代垦荒者在活动中展现出不同的育儿观念。老一辈强调吃苦,希望孩子体会劳动艰辛;年轻父母注重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而我们希望孩子通过活动传承北大荒精神。活动让北大荒精神在家庭中得到传递,增强了家园共育的效果。

展望未来,幼儿园将推行“五育融合”培养计划,把北大荒精神全方位融入幼儿教育。在德育上,以北大荒人的奉献精神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智育中,用垦荒者的开拓精神激发孩子探索求知;体育里,借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孩子坚韧意志;美育方面,通过讲述垦荒故事、描绘垦荒场景提升孩子审美;劳动教育则让孩子亲身体验垦荒劳动。这一计划不仅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更能让北大荒精神在幼儿心中扎根生长。

在新时代,传承北大荒精神意义重大且使命艰巨。对个人而言,它能塑造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品格,让人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对社会来说,北大荒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将这一精神传递给下一代的使命。通过教育,让更多孩子了解北大荒精神,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建设者。

单位:七星农场

姓名:李红岩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