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9月17日 08:21
来源: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徐增强
点击量:
当北方的风裹着几分凛冽掠过松嫩平原,北大荒的深秋便真正站在了天地间。往日翠绿的草甸子褪成了柔和的浅黄,白桦树的叶子像撒了一把碎金,簌簌落在田埂上,而那铺展到天际的水稻田,却正以最浓烈的色彩,演绎着一年里最盛大的篇章——收获。
我曾在霜降前的清晨踏上这片土地,露水还凝在稻穗上,泛着清冷的光。远远望去,万亩稻田像是被造物主铺了一层鎏金的绸缎,风一吹,便掀起层层叠叠的浪,“哗啦啦”的声响里,满是成熟的厚重。稻穗垂着沉甸甸的头,颗粒饱满得几乎要撑破稻壳,指尖轻轻一碰,便能感受到那坚实的质感,仿佛握住了一整个秋天的重量。北大荒的水稻,不像江南稻田那般婉约精巧,这里的每一株稻子都带着北方的粗犷与坚韧,在黑土地的滋养下,长成了顶天立地的模样。
田埂上早已热闹起来。橙色的收割机像钢铁巨兽般穿梭在稻浪里,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却丝毫不显喧嚣,反倒成了丰收最激昂的序曲。驾驶员坐在驾驶舱里,目光专注地盯着前方,收割机驶过之处,稻秆被整齐切断,稻穗卷入机身,金黄的稻谷便顺着管道流入随行的粮车里,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草香。农人们跟在机器旁,有的弯腰捡拾着遗漏的稻穗,有的则忙着将粮车里的稻谷倒进村口的粮囤,脸上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农,手里攥着一把刚收割的稻子,凑到鼻尖闻了闻,又轻轻搓开稻壳,把米粒放进嘴里嚼了嚼,眯着眼笑道:“今年的米,甜!” 那笑容里,藏着对土地的敬畏,更藏着一年劳作终有回报的踏实。
北大荒的深秋,总带着一种时光沉淀的厚重。记得老一辈人说,几十年前,这里还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荒原,是一代代拓荒者带着锄头与梦想,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垦、播种,才有了如今的“中国饭碗”。如今,那些曾经的茅草屋变成了整齐的砖瓦房,人力耕种变成了机械化作业,但不变的是黑土地的肥沃,是北大荒人对丰收的期盼。站在稻田边,看着金色的稻浪与远处的白桦林相映成趣,听着收割机的轰鸣与农人的笑语交织,忽然觉得,这深秋的北大荒,不只是一片丰收的土地,更是一幅流动的画,一首写在黑土地上的诗。
夕阳西下时,余晖洒在稻田里,给每一粒稻谷都镀上了一层暖光。粮囤里的稻谷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远远就能闻到新米的清香。农人们收拾好农具,三三两两地往家走,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晚风拂过,稻茬间的野草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与未来。我知道,当第一场雪落下时,北大荒会迎来寂静的冬天,但此刻稻浪里的金色,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北大荒深秋最动人的印记——那是土地的馈赠,是劳作的勋章,更是北大荒人心中永远的希望。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