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03月28日 08:21
来源: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尹继云
点击量:
本网讯(尹继云 颜世龙)近几年,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塑造农业发展技术优势,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发挥农场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提升农业生产全过程中的农业技术转化率和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应用率,让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发展、用科技种田实现节本增效,加快实现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大型机车作业
科技创新赋能 让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今年即将进行江水灌溉的30多万亩水稻田来说,江水灌溉的起闭控制闸门能够正常灵活的运转尤为重要。青龙山为了更高效的进行江水灌溉,应用了自动化无人值守闸门自动监控平台,实现了手机、电脑可视情况下远程对闸门启闭的控制,有效提高了江水的使用效率。目前该农场有限公司已安装应用闸门自动化系统129套,高科技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闸门的作业效率,在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力,降低管理费用发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高效不仅体现在效率上,还体现在土地利用和经济效益上。为了给夏季闲置育秧大棚找到二次利用效益出口,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近年来,这个农场有限公司不断开展有针对性的再利用、再创效的探究。通过深入探索、逐步总结成功经验,充分挖掘大棚二次利用潜力,不断寻求经济效益高、易推广的高效项目。2022年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开展水稻育秧棚免耕覆稻草种植马铃薯项目研究,通过应用配套栽培技术、合理进行水肥温度管理,60米常规棚理论产量最高可达到1283kg,一栋大棚可产生经济效益近800元。然而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产出必需通过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农艺措施来实现,接下来这个农场有限公司将对水稻“超大棚”免耕种植马铃薯进行包括播种、培土、摆盘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研究,让大棚二次利用也处处展现出“现代大农业”的元素。
育秧大棚内嫩绿的秧苗
创新技术推广 让节本与增收“践行实效”
这个农场有限公司坚持以“节本降耗、提质增效”为目标开展技术创新,大力推进节本增效新技术应用。通过召开集中培训班、从管理层到技术人员再到种植户的逐级讲解、制作新技术二维码随扫随学、发放技术手册掌心学等一系列新技术推广措施。2022年推广本田标准改造面积2万亩,增加有效耕地面积400亩以上;旱平免搅浆面积9.8万亩;分段收获27万亩;侧深施肥32.3万亩、辅助直行23.6万亩等新技术应用;变量施肥5000亩,部分农户每亩可实现节本230元。
同时,这个农场有限公司将多年试验示范成果进行固化,制定了《水稻秋摆盘育秧技术规程》和《寒地水稻叠盘暗室恒温出苗育秧技术规程》佳木斯市地方标准。在水稻种植人力资源不足、人工成本增加的情况下,2022的育秧工作中应用水稻秋摆盘育秧技术达到5000余栋,加强了户间合作,大大减轻春耕生产压力,应用秋摆盘育秧新技术每栋大棚约可实现综合节本1000元左右;应用寒地水稻叠盘暗室恒温出苗育秧技术,可实现水稻育秧生产智能化、自动化作业,同时叠盘暗室出苗后秧苗长势均匀、根长根壮、成苗率可提高5%左右;插秧后缓苗快、分蘖早、抗逆性强,可实现亩增产4%以上。近三年建设水稻育秧中心12处,配套叠盘暗室设备96套、配备育秧硬盘96.6万张,可覆盖本田面积2万余亩。
智能农机上阵 让农事操作和农机管理更高效
近年来,这个农场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智能化技术应用,综合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和3S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引进新设备,改进新机械,加快实现水稻育秧、田间管理、收获等生产全过程智能化,加快推动现代化大农业转型升级。依托北斗导航智能农机、无人机技术以及农业设施监测等技术,使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向“智慧农业”逼近。水田导航辅助直行设备、旱田无人驾驶智能装备以及智能卫星平地机械设备都在逐年扩大应用面积,2023年计划实现推广应用拖拉机配套导航32万亩,占全面积的80%;卫星导航插秧面积达20万亩,达50%;卫星平地应用面积达25%以上。无人机的应用也在喷药、追肥、开展农业生产验收、验灾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投入。
科学管理农机
在农机管理过程中,这个分公还在智慧中寻求精准管理。2022年开发使用农机精准管理系统,让管理区技术人员通过系统操作,更可以轻松掌握本辖区内的农业机械及农机驾驶人员情况。管理系统通过扫描每台农机具的专属的二维码,便可了解该机械的相关基本信息。通过农机精准识别系统可实现管理区农机具精准动态管理,导入基础数据信息,实现一码查询全部信息,大大提高了农机管理效率。
这个农场有限公司时刻以科技、智慧、高效农业为方向,以科技创新、技术引领为支撑,围绕主业开展多方面的科技创新,围绕节本增效开展多技术联合应用,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