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3月21日 06:10
来源: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庞威
点击量:56
智慧农业发展的前沿阵地,科技备春耕的火热现场,处处奔涌着澎湃的发展活力;党员服务的阵地,“高效便捷”成为常态,越来越多事项实现“马上办”“一次办”,办事效能大幅跃升……今年年初以来,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工作部署,将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作为关键引擎,在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上,掀起思想解放、能力提升、作风转变的热潮。
聚力攻坚 多措并举
——开启土地承包费“一日缴费”篇章
在完成艰巨任务面前,需要聚力攻坚。2025年伊始,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土地承包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开启“一日缴费”新篇章。4022户收费任务分两批次在短短25小时内完成,共收取承包费及代收费近6亿元,其中1月10日第一批次3570户收费任务在17个小时内完成,1月20日第二批452户收费任务,仅用8小时顺利完成扫尾工作。
为完成开年的首要重点任务,该公司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对收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深入研讨,精心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土地发包管理部门开展发包政策宣传解读与引导工作20余次,设立数据复核、统计排名、信息维护、指导服务六个小组共计46人,构建三级审核机制,逐一核实系统数据,实现“零差错”,为收缴工作夯实了根基。
在构建起高效协同工作格局的基础上,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依托北大荒农服APP重点打造便捷的手机在线交费方式,同时保留了贷款受托支付、POS机刷卡、对公账户转账三种传统方式,满足不同种植户的使用习惯与需求。通过多元支付平台和贴心服务,高效完成全部收费任务,进一步提升了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锤炼作风 真抓实干
——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一组数据,令人振奋:2024年粮豆总产达15.2亿斤,田间机械化率达到99.8%。年内接待国家级、省级、集团级领导人5000余人次,承接上级农业现场会5次,水稻、大豆最高单产均位列集团第一名,荣登全国农垦“单产提升农场和高产样板田”榜单,这是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的可喜成果。
在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上,该公司以“三大一航母”建设为指引,实施标准化格田改造40万亩以上,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国家黑土地保护重点研发课题,大力推广旱平免搅浆、有机肥替代化肥等10余项创新技术。作物生长全过程,始终把坚持农时界限作为第一标准,把落实常规措施作为基本标准,把提高技术含量作为领先标准,把推进科技创新作为最高标准,优良水稻品种覆盖率达100%,优质特色水稻种植比例达50%以上。
能力成就事业,作风决定成败。2025年,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全面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推广年”行动,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为目标,集成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人、新模式等各方面资源要素,全力推动粮食稳产增产,完成旱田恢复水田面积1.5万亩,3万亩直播稻全面积恢复育苗移栽,预计亩产可增加200斤以上。同时,筛选出400个示范户,每个示范户带动8-10户,做到每个中低产户都有人引领,带动全面积粮食产量提升。另外,建立三大作物主栽品种目录清单,以品种宜稳定、技术常更新为原则,优化良种良法配套,选择第二积温带水稻、玉米、大豆各20个品种进行布点试验,为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良种保障。
解放思想 创新驱动
——打造“智慧农业”样板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总开关”,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与院士、院校、院所合作,建设国内首个不间断作业的百亩智慧农机试验区,千亩智慧农场示范区,以及1.5万亩的无人化智慧农业推广区,通过自动驾驶、无人作业、智能决策、精准管理等手段,水稻耕、种、管、收、储五个环节全过程实现智慧生产,形成了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该公司建有智能化暗室育秧工厂一座,集成应用水稻温汤浸种、智能双氧催芽、播种码盘流水线等先进技术及设备,出苗率和秧苗素质大幅度提高。通过改造升级10栋智慧育秧大棚,并配备物联网监测传感器、控制设备以及巡检机器人,实现育秧大棚各项指标监测、自动控制通风及秧苗生长状态的预测预警,育秧管理更加精准有效。通过创新应用三维变量施肥、智能灌溉、无人机巡田、无人农机多机协同等先进技术,田间智能化应用水平达90%以上,成为粮食丰产丰收的底气和“密钥”。
能力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在能力作风建设领域,凭借扎实的工作,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为企业长远发展筑牢了根基。接下来,将继续以抓铁有痕的决心、持之以恒的韧劲,向着一流业绩破浪奋进,向着美好未来勇毅前行。(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