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9月04日 09:09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李嘉琪
点击量: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建三江信息
第11期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办公室 2025年8月30日
本 期 目 录
【现代化大农业】
前锋农场有限公司“三措并举”激活农业发展动能
七星农场深化院校合作逐步攻克水稻精准施肥技术难题
勤得利农场有限公司多举措筑牢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墙”
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点线面“三维发力”打造智慧灌溉体系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三招”联动疏通农田水系脉络
洪河农场有限公司扎实筑牢汛期防汛工作防线
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凝聚合力筑牢防汛屏障
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多举措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靶向发力筑牢汛期“平安盾”
【企业管理】
前锋农场有限公司“四轮驱动”提升企业经营能力
前进农场筑牢“过紧日子”思想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七星农场多维举措强化企业管理筑牢法律风控防线
洪河农场有限公司聚焦合规管理筑牢风险屏障
【党的建设】
大兴农场有限公司“三力”赋能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八五九农场全流程监督推动高标准农田廉洁建设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党建引领稻米产业升级新路径
【现代化大农业】
前锋农场有限公司“三措并举”激活农业发展动能 一是高标农田强根基。抢抓机遇升级高标准农田,创新“科技+党建”融合模式。组织专业团队调研种植户需求,严守“三相符”原则(图纸与实地、功能定位与实际需要、成本投入与综合效益相符),建成智能高效、党建引领的标杆工程,夯实农业生产硬件基础,彰显惠民实效。二是单产提升破瓶颈。领导班子下沉调研,梳理风险与困难。通过品牌分析、技术科普、集中培训等打通信息壁垒,纠正认知偏差。强化内控体系,制定完善57项方案办法,为“五良”融合等提供支撑,驱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破解种植发展瓶颈。三是人才支撑添动力。构建“培育+监督+激励”人才机制,开展常态化农技培训,建立动态评估体系,完善创新奖励办法,破解平均主义难题。激发农技人员在良种研发、增产技术上的创新活力,为农业发展注入智力动能。三项举措精准发力,全面激活农业潜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前锋农场有限公司 徐永刚)
七星农场深化院校合作逐步攻克水稻精准施肥技术难题 一是技术创新破解施肥瓶颈。针对肥料与气候土壤匹配度低、追肥与作物生长协同度低、处方图与农机融合度低“三低”问题,院校合作团队共建“作物模型+AI+遥感+云技术”体系。依托土壤分级、遥感诊断、农机耦联等技术,实现“产前基于土壤气候数据生成基肥处方图,产中利用遥感动态调优穗肥”全生育期精准管理,全程通过“北大荒农服APP”实时推送决策,助力种植户“掌上”管控。二是应用成效节本增收显著。示范区实现“三减双升”:氮、磷、钾肥用量分别降38%、32%、66%;产量稳增2%;施肥次数由5次减至2次,亩均节本60元。通过“一张图”管理技术,对20个格田实施土壤—长势—方案精准调控,形成“一地一策”科学种植模式。三是全域推广开展技术培训。团队应用此项技术在示范区大面积推广,辐射周边以带动种植户,培育多批“懂数据、会操作”的新型农民。该技术推广后可降低施肥人工成本20-25%,减少单位产量碳排放30-35%,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25年农业重大引领性关键技术。(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徐靖宇)
勤得利农场有限公司多举措筑牢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墙” 一是完善回收体系,织密污染“防控网”。聚焦源头治理,制定实施《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工作方案》,设立11个回收点,重点回收农药包装、废旧农膜等废弃物并集中转运至专业环保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常态化开展田间、道路、沟渠巡查清理,形成“收集-转运-处置”的严密闭环链条。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推动行为“自觉化”。多管齐下开展环保宣传,利用流动宣传车、悬挂条幅、发放科普资料等形式普及农田残膜污染等危害知识。积极引导种植户使用达标地膜及全生物降解地膜,培养主动回收、不乱丢弃废弃物的习惯,推动环保行为从“被动管理”向“自觉行动”转变。三是推广绿色技术,促进源头“减量化”。大力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农技人员通过宣传生物防治替代化学农药、普及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推广深耕深松改善土壤结构等措施,让种植户认识到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累计回收处理各类农业废弃物超10吨,签订《农业环境保护承诺书》2000余份。(勤得利农场有限公司 王思琪)
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点线面“三维发力”打造智慧灌溉体系 一是“点”上示范引领,推动硬件设施升级。以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契机,在380亩核心示范区内,定点配套103套智能灌排装置,包含智能闸门、远程控制系统等设施,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科学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实现精准农业。二是“线”上贯通辐射,提升数据归集能力。沿管理区主干道布设15套环境感知设备与473套智能灌溉设施,实时采集温度、湿度、降水量等田间数据并同步传输到控制中心,推动农事操作及时高效调整,形成智慧农业示范带,带动1800亩农田实现田间智能灌排。三是“面”上连片覆盖,搭建智慧灌溉体系。在第一管理区安装物联网设备44套,田间智能灌排设备1309套,在灌溉智能管控基础上,搭配气象设备、虫情监测设备等高科技智能配备,实现4400亩连片水田数据协同管理,打造可复制的数字农田样板。(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 左羽飞)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三招”联动疏通农田水系脉络 一是机械“强拆”淤堵,打通输水主脉。公司启动七星河涝区治理工程,多台钩机在田间沟渠展开“攻坚战”,铁臂深入淤塞深处,将沉积的淤泥、杂物连根清除,针对主干沟渠淤积特点,制定“机械优先”方案,集中力量攻坚20个管理区重点沟渠,共计沟道清淤99.2公里,高效打通制约水流的阻碍,为水系循环撕开关键缺口。二是人工“严督”细节,堵住疏淤漏洞。机械作业全程,由职工组成的监督小队同步跟进,沿沟渠巡查机械清淤是否到位,重点核查沟底硬泥层是否清除、边角死角是否遗漏;清淤后逐一测量沟渠深度、宽度,对照标准排查坡度偏差、堤岸松动等12项问题,确保机械作业无盲区、无死角,从源头堵住疏淤漏洞,筑牢输水系统的“精细防线”。三是服务“全程”护航,激活输水效能。同步推进清淤与管护衔接,组织专人对沟渠进行流量监测、隐患排查50余次,建立“沟渠档案”动态跟踪。依据不同时期特点,制定科学配水方案67个,为水稻丰产丰收筑牢水利根基。(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吴 迪 李 星)
洪河农场有限公司扎实筑牢汛期防汛工作防线 一是压实责任,拧紧“安全阀”。公司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明确涵盖公司、9个管理区、27个基层部门的三级防汛责任人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格。将防汛任务细化到岗、落实到人,形成了“横向覆盖全域、纵向贯通到底”的责任网格,确保防汛工作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 ,从源头上拧紧责任螺丝。二是精准排查,扫清“风险点”。坚持“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组织由10名专业技术人员3支排查队伍对辖区内沟渠、堤防、涵闸、泵站等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目前已完成对24处水利设施和3个重点区域的排查,发现并整改隐患3处。三是加强演练,提升“战斗力”。整合应急救援力量,组建了由9个管理区,27个基层部门组成的10支共计162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场次,踏查管涌、堤防加固、人员转移避险等多个科目,参演人数达4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配合水平。四是常备不懈,织密“防护网”。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原则,加大防汛物资储备投入,备足配齐抢险物料、救生设备、排涝机械等防汛物资。目前已储备编织袋7.3万条、砂石料300立方米、发电机组9台、移动泵车40台等。建立健全防汛物资管理制度,加强物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确保物资随时能够调得出、用得上。(洪河农场有限公司 孙 萍 张志楠)
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凝聚合力筑牢防汛屏障 一是严格压实责任。公司召开防汛工作部署会3次,对汛期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将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一旦发生汛情,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各管理区应急防汛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河流、易积水点、排水管网、河道沿线等重点点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隐患立行立改。截至目前,已整改隐患26处。二是公路安全通畅。公路站针对性修订防汛应急预案,补充应急物资、检修抢险设备,强化实战演练,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目前已检查桥梁32座,疏通排水孔16个,修复沥青路面24平方,清理边沟9185米。三是建强应急队伍。组建9支应急抢险队伍,开展防汛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有效应对。(前哨农场有限公司 张洪涛 李涵硕)
前进农场有限公司多举措筑牢防汛安全防线 一是压实责任筑防线。农场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针对汛期特点,组织安全、水务、农业等10个重点单位开展专项培训,各管理区组建6个防汛应急突击队,对低洼田块、重点沟渠、实行包区包点负责,一旦发现隐患涝情及时排除,织牢防汛“安全网”。二是排查整治保畅通。加大对堤防和灌区的巡查力度,组织专人每天排查生产生活区域,对重点河流开展巡堤查险,聚焦桥涵、涵闸,及时清淤扩流以及修缮加固,完成支沟清淤30公里,保障排水设施正常运行。三是长效保障强值守。持续常态化开展重点河流安全检查,强化信息共享机制,汛期累计发送水情雨情预警信息20余条,严格落实24小时双人值守制度,全力确保2025年安全度汛。(前进农场有限公司 王海洋)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靶向发力筑牢汛期“平安盾” 一是压实责任链条,拧紧防汛“责任阀”。成立防汛工作专班,召开专题调度会4次。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各防汛关键点职责,将防汛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健全指挥部、管理区、巡查员三级防汛责任体系。聚焦占比15%的低洼易涝区,靶向划分18个网格,80名责任人定点认领,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制度,累计排班200人次,确保责任层层压实、精准到岗。二是全面排查整治,筑牢防汛“安全堤”。对辖区内主排干、堤防、桥涵等重点部位开展“靶向式”排查5次,出动130人次,排查出隐患6处。落实“三检一修”制度,汛前完成11项水利设施检修,保障48.6万亩耕地汛期排涝畅通,严防洪涝灾害侵袭。三是强化应急备战,提升防汛“战斗力”。组建8支共30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开展防汛实战演练2次,100名队员专攻堤防加固、人员转移等核心科目。储备编织袋5000条、抽水泵15台等防汛物资,举办防灾宣传活动1场,覆盖500人次,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 李明芳 刘佳怡)
【企业管理】
前锋农场有限公司“四轮驱动”提升企业经营能力 一是预算资金双管控,筑牢财务防线。推进2025年刚性预算编制与指标分解工作,对宣传展览费、公用办公经费等重点指标实行专项审批,构建“申请—审核—支付”闭环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支付原则,首季度货币资金月度预算执行率超90%,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企业资金安全构筑坚实屏障。二是控债清欠双推进,破解债务困局。依托“强化管理专项清收化债攻坚年”活动,以“班子包保+部门负责”体系推进58项任务,“一户一策”精准清收。目前已完成分公司年度指标57.93%,收回欠款198.07万元,优化财务结构。三是项目模式双创新,提升工程效能。推行“网格包保”管护模式,70余名网格员负责项目全流程管理。耕地内项目落实“自有、自用、自管”原则,与新承包户签订《工程管护协议》实现全覆盖,保障工程管护质量。四是资源耕地双规范,夯实发展根基。全额收缴土地承包费等45362万元,土地外增收563万元。市场化发包耕地4.01万亩,变更承包租赁合同186份,清理确权耕地23576亩,推动管理规范化、市场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前锋农场有限公司 徐晓飞)
前进农场筑牢“过紧日子”思想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农场牢固树立厉行节约、过紧日子思想,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组织开展预算执行、经营分析等会议6次,细化目标清单,明确责任,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二是筑牢思想根基,凝聚行动共识。通过组织专题宣讲、案例教育等形式,开展“过紧日子”主题学习活动8次,覆盖干部职工230余人,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凝聚共识,时刻绷紧精打细算弦,筑牢思想堤坝。三是聚焦精细管理,构建长效机制。科学精准编制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修订完善财务、资产、采购等管理规定,强化全流程监督和权力制约,形成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为农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前进农场有限公司 王海洋)
七星农场多维举措强化企业管理筑牢法律风控防线 一是建立培训机制,筑牢法务根基。公司不断提升法律风控意识,建立每周五法律风控业务交流培训机制,通过案例解析、互动研讨等多元形式,对法律风控体系建设、风险识别、合规管理、法律纠纷处置等实务要点进行讲解分析。目前已开展业务培训12次,解决业务难题8个,不断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二是严谨合规理念,深化合同管理。严格依照法律顾问出具的条款意见书及法律意见推进签订程序,通过构建完备的合同台账体系,遵循《合同管理制度》规范要求,实现对合同精细化管理。目前共完成各类合同审查48份,提出修改意见20余条,涉及金额13190万元,有效规避潜在法律风险。三是创新宣传形式,强化普法效能。在广场、社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集中宣传点,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设立政策咨询台等方式宣传法律合规常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示法律合规的核心要点。同时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折页等资料360余份,涵盖了常见的法律合规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等内容,现场解答咨询40余人次。(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肖 莉 杨丽丽)
洪河农场有限公司聚焦合规管理筑牢风险屏障 一是建章立制明确标准。公司聚焦企业合规管理,将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系统构建“全员合规责任制”,覆盖管理层8名场领导、15个机关部门、9个管理区及12个基层单位,明确从部门负责人到基层各个岗位的合规职责清单,细化合同审查、绩效考核办法等27个内控制度。二是执行落地强化监督。公司将合规要求深度嵌入采购招标、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等业务关键环节,明确所有对外合同签订前必须经合规法务审核,避免“业务先做、合规后补”的被动局面,已累计审核各类合同116份,平均审核时效压缩至1.5个工作日。针对高频业务制定“合规操作指引”使业务内容更简明。三是文化渗透强化认知。邀请律师开展以“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讲解”为主题的解读会,通过剖析多个典型案例,强化“合规是经营底线”的认知,推动党员干部在决策中优先考量合规因素,避免因“追求业绩”忽视合规风险,让4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直观理解“合规与自身息息相关”。(洪河农场有限公司 王 松 张志楠)
【党的建设】
大兴农场有限公司“三力”赋能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一是深挖理论“原动力”,在学思践悟中筑牢思想根基。公司党委将理论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源头活水”,组织各级党组织制定学习计划28份,利用“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并建立“线上+线下”学习阵地,将理论学习由“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目前,累计开展学习230余场次。二是淬炼党性“向心力”,在红色熔炉中擦亮政治本色。将场史馆、党建阵地等红色教育阵地作为“现场教学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红色故事分享”、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20余次,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引导党员砥砺初心、锤炼党性、践行使命。三是激发实践“活力源”,在志愿服务中彰显先锋担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在春播、夏管等农时节点,开展农机调度、技术指导、隐患排查等志愿服务活动160次,解决难题百余件,用实干担当保障农业生产。同时开展了义务植树、环境整治、帮困助学等活动5次,践行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兴农场有限公司 梁士超 史 楠)
八五九农场全流程监督推动高标准农田廉洁建设 公司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凝聚监督合力,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专项监督检查组,通过专项监督、排查项目廉政风险点等方式,紧盯高标准农田项目全流程,对项目建设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梳理问题清单。聚焦建设规划、工程质量、资金安全等关键敏感业务,持续开展一线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督促项目专班层层压实责任,以有力监督保驾护航高标准农田廉洁高效建设。截至目前,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开展谈心谈话1次;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开展廉政监督检查2次,发现风险点3个,现已全部整改完毕。(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 左羽飞)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党建引领稻米产业升级新路径 一是网格化责任田,党员直通种植一线。公司将全场58万亩水稻划分为8个示范区、27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设立6人党小组,精准对接服务种植户,开展展宣传、帮扶、服务等工作。二是双线连心桥,民意直通零距离。线上,公司依托微信群建立“风媒”平台,实时收集问题、推送种植技术资料。线下,要求管理区设“党员意见箱”定期收集意见,由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传播技术。三是技术破瓶颈,校企合作育良种。公司联合垦丰种业、农垦科学院等5家机构,共建糯稻品种实验基地,筛选验证糯稻新品种高产抗病优势,为糯稻产业注入了动力。同时,组建党员技术团队定期到田间巡查,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四是订单稳产销,品牌护航增效益。积极对接驻场及加工企业,按订单需求引导标准化种植。签订长期保价购销协议,锁定收购量与价格。并打造“糯小侠”、“换新天”稻米品牌,提升市场溢价。(创业农场有限公司 王丽莉 潘爱龙)
本期编辑:姜艳芹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