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概况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三江概况 > 农场概况
二道河农场

时间:2021年10月29日 16:40

来源:二道河农场宣传部

作者:李琳

摄影作者:李琳

点击量: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位于东部三江平原抚远市境内别拉洪河下游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47°35′~47°50′,东经134°00′~134°25′之间。东以别拉洪河、南以二道河与八五九农场为界;西与前锋农场接壤;北与前哨农场毗邻。场内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中温湿润性季风气候,极端日最低气温-40.3度,最高气温35.6度。年平均无霜期139天,年平均日照数为2142小时,有效积温2656度,年降雨量587毫米。

二道河农场始建于1984年,是黑龙江垦区最早“四个现代化”农场之一,是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窗口”,辖区总面积534.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0.73万亩,总人口5000余人,年产粮食7亿斤,下设7个管理区以及15个场直单位,机械总动力20万KW,职工人均可支配收入41417元。

近年来,二道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确立了“抓基础、调结构、重科技、上标准、大开放、可持续、高效益”的大农业发展思路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构筑了科技发展优势以重效益、转方式、调结构,构筑了科学管理优势全场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率达到98%。公司以高科技园区、50公里科技示范带建设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国际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为依托,全面积通过了无公害产品与产地一体化认证。依托“绿色米都”,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水稻,水田实现全程机械化开发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水稻53.89万亩,通过种植有机水稻、鸭稻、蟹稻、虾稻、鳅稻、高富硒水稻,有机杂粮和蔬菜,拓展互联网+精准农业大力开发拓展“鹳乡”牌大米、三江第一鹅等系列产品,逐步调优了种植业结构,积极开展订单农业、“三减一控”示范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借助互联网+平台,按照市场需求种植、销售农产品。通过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使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有了大幅提升,职工收入大幅增加,既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又保证了农产品安全,真正实现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效益农业。

位于第六管理区万亩大地号,总面积16500亩,是国内最大的单块水稻地号,是国家级AA级景区,是国家现代化大农业核心功能区的“展示区”,是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国家级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备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每年接待中外客人达10000人次,已成为黑龙江垦区展示现代化大农业的“窗口”、建三江分公司“八大”景点之一。

二道河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场”,并荣获垦区“利用外资开发农业先进农场标兵”、“先进企业”、“文化先进场”、“文明城镇”等殊荣。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0年,被授予了“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称号;2001年,通过“省级生态示范区”验收;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场”称号;2007年,被授予了“国家级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2014年以来,农场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黑龙江省“十佳和谐企业”、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黑龙江省“创争工作标兵单位”、黑龙江省“生态示范区”、黑龙江省“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黑龙江省平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标兵单位”、黑龙江省“文明乡镇”;农垦总局“文明城镇标兵”、农垦总局“十佳宜居农垦城”北大荒集团“农业工作优秀单位”、农垦建三江管局“先进基层党委”、农垦建三江管局“三创先进党委”等光荣称号。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泽民、李鹏、温家宝、吴邦国、李源潮、姜春云、曾庆红、贾庆林、李长春、贺国强、吴仪、周铁农、严隽琪、杜青林、陈宗兴、何厚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到二道河农场视察,对农场的发展建设寄予厚望,并对这里的空气、水土资源、绿色产业乃至生态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2018年,袁隆平为二道河农场万亩大地号题词“万亩大地号”。

弓,满月;箭,出弦。在北大荒精神的鼓舞下,勤劳质朴的二道河人发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迈宣言,树立“赶早”的心态、展现“赶跑”的姿态、铸造“赶超”的业绩,必将描绘出一幅幅“创新活力、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动人画卷。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