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06月03日 08:04
来源:胜利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王志弘
点击量:
在胜利农场有限公司,有一位在钳工领域默默耕耘44载的共产党员。他曾带领技术攻关小组,成功实现30余项技术革新,在20世纪90年代为工厂节约资金、创造产值超过100万元;他曾在1992年至1999年间,平均每年完成工时高达11000个,在7年间完成了20年的工作任务,创造了单日33个工时的奇迹,被人们称为“工时大王”;他曾顶着压力与风险主动转岗,带领工友在市场的浪潮中开创新天地。他就是曾经担任胜利农场机械厂钳工班班长的刘海建。
刘海建于1963年出生于建三江胜利农场,1979年初中毕业后,成为机械厂钳工车间的一名工人。 在机修钳工这个平凡的岗位,他兢兢业业、顾全大局、刻苦钻研、锐意创新,在工匠之路上求索,多次荣获农场、建三江分局乃至农垦总局、省级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在199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是对刘海建敬业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高赞誉。
精益求精 做创新路上的生力军
多年来,刘海建始终坚持深耕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钳工工艺学等诸多领域,追求技艺之巅,力求尽善尽美。
“人嘛,就得活到老,学到老。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要把活干好。”刘海建的人生信条彰显着对知识无尽的渴求与对工作的深切挚爱。
在日常的劳作与思考中,刘海建同志不仅是一位勤勉的实践者,更是一位勇于探索的创新者。
“大概在1994年,那时候收割机上的弹尺是塑料材质,北方气温低,塑料弹尺被冻过之后十分脆,特别容易断。总是更换零件,不但增加了机械成本,还耽误农时。为了降低成本,加快秋收进度,农场的领导给我们下了任务,把原来的弹尺更换成更结实的金属弹尺。”回忆往事,刘海建当年的工作经历仍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谁都没做过那种弹尺,尝试着纯手工制作,但是效率很低,做出来的成品也不标准。我根据机械传动的原理反复试验和调整,终于研制出一种简易绕簧机。一天可以做600个钢丝弹尺,比原来手工操作提高了50倍的工效,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
1988年,机械厂由配件加工向整机制造转轨,老旧设备的桎梏赫然眼前,既绊住了质量的提升,又拖慢了生产的步伐。刘海建所在的机加车间,生产模式由以往的零打碎敲改为批量加工。这时,刘海建一面认真学习新的生产技术,一面携手同仁组建技术攻坚团队,在实际操作中潜心钻研提高效率的门道。经过数十次试验、设计、改造与创新,他终于设计出一套更为科学高效的加工制造程序,通过改进传统工艺研制的加工模具化提高了八倍工效,为工厂节约资金十万余元。
刘海建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有所建树,还将这份热情与智慧带入了企业管理之中。他长期扎根于生产一线,通过亲身实践与观察,逐步摸索出一套更为优化的生产流程与新型用工制度,在自己的班组试验后,被工厂采纳实施,在工作实践中显现出显著的成效。
爱岗敬业 做脚踏实地的奉献者
20多年来,刘海建以厂为家,任劳任怨,为机械厂整机制造的迅速启动倾注了无尽的辛劳与汗水。
在那个追求高效与速效的年代,时间就是至高无上的效率象征。上至厂长,下至普通员工,“早投入,早收获”是他们的共同期望。因此,机械设备的装配工作被赋予了非凡的紧迫性。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新设备一到,安装指令即刻生效,化作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无声战役。
那是1993年的元旦,当大多数人沉浸于节日的欢愉之时,一场不期而遇的风雪却为这份喜悦添上了几分严峻。原定从河南运至机械厂的行车设备,因连绵风雪之故,迟延了五小时之久,直至深夜十一点多才缓缓入厂。
年底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早日完成工作任务,过上一个安稳、富裕的好年,刘海建已经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了二十多天,身心早已疲惫不堪。但是,接到工厂打来的电话的那一刻,他心头涌动的是对大局的深切忧虑——行车设备安装的任何延误,都将如一颗掷入生产线的石子,激起涟漪,影响整个设备的试运行,乃至波及生产进度,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看着熟睡的家人,面对亲情与责任的抉择,他毅然选择了后者,穿上厚重的棉衣,踏上了风雪兼程之路。
那时,农场还没有大型清雪设备,无法及时清雪。他蹚着厚厚的积雪,迈着沉重的步伐向着工厂的方向行进。途中,凛冽的寒风与纷飞的大雪交织成冬夜的序曲,而刘海建的身影,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逐渐模糊。
抵达工厂的那一刻,他几乎成了雪雕一般,棉帽外的霜雪已经冻成厚厚一层,头发、眉毛、睫毛处凝着白雪融化的露珠。让他无暇顾及自身的寒冷与疲惫,换上工作服,立马与同仁们并肩作战,投入到紧急安装工作中。
黎明破晓,东方的曙光照进车间,行车正常运行的机械声如同胜利的号角,响彻车间。大家都高兴地笑了起来,刘海建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是对辛勤付出最美好的回馈。
考虑到白天还有工作任务,这群不屈不挠的奋斗者,只是简单地倚靠在火炉旁的椅背上,身着工装和衣而眠。他们的梦,一定充满了机器的和谐旋律与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温暖色调。
胸怀大局,做敢于挑战的奋斗者
1998年,鉴于机械厂经济效益的萎靡,一场旨在减负提效的职工转岗分流举措应运而生。刘海建主动申请转岗,选择“下海”,毅然站在了变革的前沿。此举,既是刘海建对国家与企业责任担当的体现,亦是对个人勇气与远见的深刻考验。然而,这场看似英勇的自我革新背后,却掀起了情感与舆论的双重波澜。
在家庭内部,刘海建的决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母亲的忧虑化作了一句句质朴的责备:“在国有企业干得好好的,非要下来,这孩子净瞎胡闹!”妻子的担忧则更加现实而细腻:“他这一下来,不知是否能行,养活不了家可咋整?”外界舆论亦不乏误解,有人臆测刘海建此举是为了挣大钱,甚至将其劳模身份与跳槽之举相联系,一时之间,“劳模跳槽”的话题在黑龙江垦区引发了广泛讨论,也为刘海建本人平添了几分无形的压力。
在常人眼中,失业与转岗往往是命运的低谷,但对于刘海建这样勇敢且善于抓住机遇的创业者来说,却成为重塑人生的黄金契机。
转岗后的刘海建没有怨天尤人,他加入了由3名原机械厂工友共同开办的祥和修理部。凭着良好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质量,修理部赢得了胜利农场以及周边农场客户的信赖,生意越来越红火,又吸引了1名机械厂的工友加入其中。
祥和修理部的合伙人汪祥认为:“修理部之所以越办越好,跟大家的手艺高、技术精有直接关系。尤其是刘海建,他是远近闻名的‘工时大王’,他的钳工技术可谓‘大拿’,并且,车、钳、铆、焊样样精通。”
“当年,一个客户来修理部加工轴孔插键槽,可是修理部没有刨床,干不了这个活。哥几个你瞅我,我瞅你,谁也没敢吱声。刘海建略加思索,信心满满地接下了这个活。他开动脑筋,在车床上改装刀具,随后,仅用10分钟就完成了这次加工任务。”王祥回忆,“有刘海建在,不管多难的活,我们都敢接。啥事经他一琢磨,就有办法,而且干起活来既快又省钱。”
刘海建深知,自己的成功并非个例,而是众多转岗人员梦想的缩影。他常说:“很多转岗失业人员并没有自己这么幸运,生活得很困难。只要力所能及,我就都要帮一把。”多年间,他亲手栽培了二十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帮助他们从不懂到精通,直至成长为技术骨干。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次职业的转型,更是对“勇敢与奉献”的生动诠释。
刘海建用智慧与汗水践行着工匠精神的真谛。他的故事,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如同一首咏叹调,旋律中既有对知识的无限探索,也有对职责的深刻诠释,更不乏对创新与进步的不懈追求,奏响了普通劳动者不平凡的奋斗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