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都文苑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米都文苑
盛开的蟹爪莲

时间:2025年07月15日 07:14

来源:洪河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李冬生

点击量:

春寒料峭,在履新的岗位上,窗前,蟹爪莲粉红色的花蕾悄然绽放,馨香扑鼻。我喜欢老干部活动室内台球和乒乓球在运动往复中的撞击声音,仿佛是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所工作的北大荒——洪河农场,这里是我国第一个以外贸补偿方式建起的现代化农场。经过45年的开发建设,农场楼房林立、各项设施日臻完善,农垦新城的绰约风姿展现在美丽的三江平原上。农场职工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尽情享受着都市般的田园生活。一批老垦荒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理想和抱负、青春和智慧都献给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望着精神矍铄、侃侃谈吐的老者,心中有种激情和责任油然而生,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他们安享晚年,责任、使命与担当在心中激荡,信念始然。

小时候生活在生产建设兵团连队,连队队长、指导员及管理层都是清一色老转业官兵和退伍军人,我对老军人、老垦荒、老知青、老支边都有一种特殊地感情。从出生、入托、入学、入队、入团,与他们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积淀了深厚的感情。他们退休后都会装上一些黑土带走,眼神里流露出不舍,那种对黑土地的深深眷恋和浓郁的情感,让我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9年前,老知青代表、我们的老队长从北京回到农场,当同学打电话后,我便马不停蹄地往回赶。老队长华发不再乌黑、脊背不再挺拔,我与花甲之年的老队长热烈拥抱,老队长宽厚的臂膀如同黑土地一般宽广和厚重。在麦田畴、大豆田、玉米地都一一合影留念,每每翻阅,总是喜上眉梢、泪光湿浅。

一年前的春天,蟹爪莲花开的季节,我又与老队长再相见。老人面容憔悴,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肺癌晚期,病入膏肓,我的心撕裂般隐隐作痛。老人对儿女的要求就是在北大荒度过生命的余光,死后把骨灰撒在曾经工作过、奋斗过的乌苏里江。老人把手里的1万元存折捐给了农场的爱心慈善会。轻轻地您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老队长的骨骼与脉络、意志和精神都如泰山般岿然不动。北大荒有今天就是有无数个像老队长这样的人,他们有责任、有担当、有事业心,他们开荒建点、爬冰卧雪、战天斗地、以苦为乐。建设了北大荒,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这里已经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维系着祖国的粮食安全。

在蟹爪莲盛开的春季,行走在春光里,老人们在安闲地生活,寒暄、踱步、阅读、运动、健身,笑语盈盈。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农场决策层让老人们尽享农场改革发展成果。北大荒正在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幸福家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他们生活的幸福,我们将沿着他们的足迹,秉持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承,并让其发扬光大。

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老人们是北大荒开发建设中宝贵的人文资源,他们用勤劳、智慧和汗水才使北大荒拥有了幸福的今天。作为新一代北大荒人,我们将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去建设好这片生存相依的土地。

蟹爪莲飘香的春天,我与老人心手相牵,沐浴在和风春光里。我们不忘初心,栉风沐雨,互相搀扶,向着诗的方向和碧绿的田野携手前行。(杨超)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