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以荒原为墨 绘就新时代华章

时间:2025年07月04日 08:02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在华夏大地的东北边陲,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深情相拥,冲积出一片沃野千里的膏腴之地——三江平原。这里,是北大荒的核心区域,每一寸黑土都藏着岁月的故事,每一道田埂都镌刻着垦荒者的足迹,在悠悠时光中,诉说着令人动容的过往,赓续着熠熠生辉的垦荒精神。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建三江的广袤田野,金色麦浪与挺拔稻穗交织成大地的诗篇,处处跃动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北大荒精神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开拓进取,也深深烙印在我的成长轨迹中,见证着建三江的沧桑巨变,塑造着新时代建三江职工的精神风貌。

小时候,常听爷爷讲起当年开发北大荒的故事。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批复转军人、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而来。他们面对的是荆棘丛生、沼泽遍布的亘古荒原,条件艰苦得超乎想象。没有住房,就挖地窨子、搭马架子;没有工具,就靠着肩挑背扛、人拉犁耕。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他们的手脚长满冻疮,却依然挥动着锄头,向荒原宣战。爷爷说,那时候支撑他们的,就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种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无私奉献的信念。这些故事,如同点点星火,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北大荒精神的种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北大荒精神的理解逐渐加深。部队退役后,我怀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回到了建三江,成为了一名基层工作者。初到岗位,我便深刻体会到了工作的不易。推广新的种植技术时,农户们因循守旧的观念和质疑的目光,让我屡屡碰壁。但我没有退缩,脑海中浮现出先辈们开拓荒原时的坚毅身影,我告诉自己:要勇于开拓,不能轻易放弃。我一家一户地走访,耐心讲解新技术的优势,亲自到田间地头做示范,用实际行动消除农户们的顾虑。终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接受并采用新的种植技术,粮食产量大幅提高。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北大荒精神中“勇于开拓”的力量,它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时光流转,曾经的荒原已变成了“中华大粮仓”,现代化农业蓬勃发展,建三江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如今,大型农业机械在田野中高效作业,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粮食产量屡创新高。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垦荒精神始终在这里传承、延续。

这些年,建三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泥泞小道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公路,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取代了传统农具,智能化的农业管理系统让农业生产更加精准高效。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无数像我一样的新时代建三江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发光发热。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农业科研人员日夜坚守在实验室和试验田,潜心钻研新品种、新技术;为了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机维修人员无论严寒酷暑,随叫随到,为农业机械保驾护航;为了推动农产品销售,电商从业者们积极探索新的销售模式,让建三江的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各地。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现出了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如今,站在建三江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回首往昔,我感慨万千。北大荒精神不仅铸就了建三江的过去,更塑造了建三江的现在,也必将指引着建三江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建三江职工,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使命。我们将以艰苦奋斗为笔,以勇于开拓为墨,以顾全大局为纸,以无私奉献为砚,在这片黑土地上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新时代华章。让我们携手共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单    位:前锋农场有限公司

姓    名:纪术伟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