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09月27日 11:01
来源:浓江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段德奇
点击量:
“振国,你们又来帮忙了,这双休日也不在家好好休息休息!”看着在农具场内忙碌着帮大伙儿修车的“红烛”党小组成员徐振国,种植户刘振国满面笑容地上前打招呼。
“老田虽然不在了,他高高举起的奉献精神旗帜我们必须要扛起来,您就放心吧.......” 徐振国满怀信心地安慰老刘。闻听此言,老刘眼前仿佛又涌现出老党员田福山的身影。
2018年夏,浓江农场有限公司第八管理区“红烛”党小组组长田福山被检查出肝癌。家人们都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再到农田地里来了。他却坚定地说“我是党员,我是党小组长,我还得干,我要用剩下的时间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术后不久,他主动向党支部提出帮扶困难户刘洪国和刘建国。党小组先是为他俩申请了每人2万元的无息贷款帮助他们进行蟹稻种植,党小组所有党员在田福山的带领下,主动对接帮助他们两家贫困户,把党小组搬到了田间地头, 为他们讲解讲解市场行情以及农田科技技术,如何改建田地,降低成本,如何科技种田,如何一田多用,种养结合,如何农电结合,网络销售等等。在党小组的帮助下,2019年底,刘红国和刘建国两人年底实现人均2万多元的收入,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党小组长田福山用他那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由此,党支部正式将其所在的党小组更名为------红烛党小组。
2021年2月,田福山病情加重不幸去世,但“红烛”党小组义无反顾地“红烛”精神这杆大旗高高举起,在全体党员的带领下。党小组服务点变成了技术和经验传授的课堂。变成了科技推广、产业转型的试验地,如今这里成了一水两用,种养结合,一季多收的增产增效基地,鸭稻、虾稻、鳅稻、特色水稻种植模式纷纷上映,亩效益增加400多元。从超早育秧、侧深施肥等降低成本的试验技术开始,密苗机插、钵育摆栽、叠盘暗室、格田放大等各项新技术新措施接踵而至,经济效益向着节本和增效两个方向快速发展。几年来,周围群众效仿应用新技术措施,改良格田,学习特色水稻种植面积3万余亩,占管理区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户均增收5000余元。更多的党员、群众更加铿锵有力地走在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道路上,就连老田的儿子田鵾,也在递交入党申请书接受组织考验后,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家里有事就吱声!老田走了,我们还在....”听着“红烛”党员的声音,老刘的眼前再次模糊。是的,田间党小组还在,“红烛”精神在传承延续、发扬光大。只要党员干部在,帮助群众的信念就在,老百姓的幸福就会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