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江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 聚焦三江
【“讲好三江故事”职工征文作品】精神之路

时间:2025年07月11日 08:12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在广袤无垠的三江平原,北大荒建三江这片土地,是一部镌刻着奋斗与奉献的壮丽史诗。北大荒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建三江人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长,亲眼见证了建三江的沧桑巨变,也深刻感受到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扬。

 一、精神带领下垦荒岁月

 回望过去,建三江的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垦荒奋斗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群怀揣着理想与信念的拓荒者,响应国家号召,毅然踏上了这片荒芜的土地。他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住的是“马架子”,吃的是窝头咸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向荒原宣战。

 我的奶奶就是其中的一员。听奶奶讲述,那时候开垦荒地异常艰难,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全靠人力和简单的农具。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他们的手和脸都被冻得裂开了口子,但依然坚持劳作;夏天,蚊虫肆虐,他们被叮咬得满身是包,却从不抱怨。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将一片片荒原变成了良田。奶奶常说:“北大荒虽然苦,但只要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正是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让北大荒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建三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神滋养成长之路

 我从小在三江下面农场长大,北大荒精神如同空气般浸润着我的成长。在学校里,老师常常给我们讲述垦荒先辈们的故事,那些感人至深的事迹,让我对北大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意。

 记得小时候,农场组织我们参观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珍贵的照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垦荒的艰辛历程。看着先辈们用过的破旧农具、穿过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垦荒先辈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

 在家庭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我的父母是最普通的农民,也是北大荒精神最朴实的践行者。每天天还没亮,他们就扛着农具出门,在田里一忙就是一整天。播种、除草、收割,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们身影始终在田间地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他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弯曲的后背,在黑土地上耕耘出一家人的希望,也用行动教会我什么是艰苦奋斗。 

精神传承时代新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三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这里已成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产。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北大荒精神始终是建三江人不变的精神底色。

 在新时代的建三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职工,他们传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的一位同学毕业后回到农场,投身于智慧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他带领团队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进行精准监测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在推广新技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一些老职工对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不愿意尝试。但他没有放弃,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给大家讲解新技术的优势和好处。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他说:“我们这一代建三江人,要在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职工,在农业生产、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各个领域,默默奉献,为建三江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北大荒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展现出了新时代建三江职工的精神风貌。

 四、精神赓续下的使命担当

 北大荒建三江的故事,是无数拓荒者用热血与汗水书写的传奇,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奋斗的足迹。北大荒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照亮未来的火炬。新时代的我们,要以笔为犁,以情为种,继续讲好三江大地上的奋斗故事,让更多人听见黑土地的心跳;要以行动为墨,以信念为纸,赓续垦荒精神的血脉,在希望的田野上续写新的华章。当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建设,北大荒精神必将如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我们在守护“中国饭碗”、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向更灿烂的明天。

单位:洪河农场有限公司灌区管理站

作者:刘玉晶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