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8月13日 08:16
来源:建三江分公司
作者:张智勇
点击量:
在莽莽荒原向万顷良田的沧桑巨变中,一代代胜利人用青春和热血、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北大荒精神。当岁月的犁铧翻过二十六载春秋,第八管理区的臧传坤将一生的足迹镌刻在黑土地上。如今虽已退休,但他那扎根黑土的赤子之心、攻坚克难的创新之魂、薪火相传的师者风范,依然在新时代垦荒精神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北大荒的向往,臧传坤踏入胜利农场这片热土。初出茅庐的他被分配到基层农机岗位,面对的是老旧的农机具、简陋的作业环境和繁重的农事任务。那时的农场,正处在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关键阶段,传统的人力劳作逐渐被机械替代,但农机操作技术尚不成熟,维修保养也缺乏系统规范。
臧传坤的师傅是老一辈北大荒人,粗糙的双手布满老茧,眼神却坚毅无比。"孩子,这黑土疙瘩里有咱们垦荒人的魂儿,别看这农机笨重,掌握好了,就是咱的‘铁牛’,能翻天覆地!"师傅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臧传坤心中的垦荒情结。他白天跟在师傅身后,钻进农机肚子底下,满身油污地学习维修技巧;晚上挑灯夜战,钻研农机原理图和操作手册。手指被机油泡得发白,衣服被汗水浸透又风干结痂,但他从未有过退缩的念头。
"一人红不算红,大家红才是真的红。"作为管理区的技术骨干,臧传坤始终把培养新时代农业人才当作自己的责任。他以师徒传承为纽带,将垦荒精神的火种播撒到更多人心中。在他的带领下,一批批年轻人成长为技术能手,为农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臧师傅的课堂没有黑板,田埂就是他的讲台。"这是徒弟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垦荒精神的"燃灯者",春耕时的驾驶舱,夏管时的稻田间,秋收时的晒谷场,处处都留下他言传身教的身影。
当丰收的稻浪再次涌向天边,臧传坤站在田埂上,望着那金黄的画卷,黝黑的脸庞上写满自豪。他脚下的土地,早已从当年的"野荒滩"变成"天下粮仓";他身后的管理区,现代化农机整齐列阵,智慧农业系统精准调控;他身边的人们,从"面朝黑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人,成长为懂技术、会创新的新时代职工。而他,就像那永远不知疲倦的"铁牛",在垦荒精神的田野上耕耘不息,用二十六年的忠诚与奉献,诠释着新时代北大荒人的使命担当。
在胜利农场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还有无数个"臧传坤"。他们或许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黑土地上刻下奋斗的年轮;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用创新的智慧,让垦荒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这,就是新时代北大荒人的精神群像;这,就是垦荒精神在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生动实践!
单位:胜利农场有限公司第八管理区
作者:胡杨洋
一审:冯金明
二审:高鹏飞
三审:任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