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鸭绿河农场植保无人机为水稻健康生产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时间:2025年07月09日 08:21

来源: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季大宇

点击量:


本网讯(季大宇)盛夏时节,鸭绿河农场的万顷稻田泛起层层绿意。在田间地头少了往日人工背负药箱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架架植保无人机穿梭于稻田之中,在操控人员的操作下,沿着预设航线轻盈掠过稻田,细密的药雾均匀撒播在稻叶上,为水稻健康生产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以前给水稻喷药,总是担心喷得不均匀、漏喷或重喷。现在用上了植保无人机,一天能轻松搞定300多亩地,每亩成本降到10块钱以内,药效还比人工好得多,真是省时、省力、省心!”第四管理区种植户王伟站在田埂边上,认真的操控着植保无人机说道。

在鸭绿河农场,像王伟这样选择植保无人机的种植户已不在少数。这些“会飞的农具”凭借三大核心优势,成为当下水稻田间管理的“香饽饽”:首先,效率惊人,传统人工一天最多作业20多亩,而无人机每小时可作业50-80亩,遇上连片稻田,单日作业量能突破400亩;其次,精准度高,通过雷达和摄像头实时感知农作物高度并规避周边障碍物,无人机能将药液雾化至微米级,确保农作物均匀受药,避免了人工喷施时“重喷烧苗、漏喷防虫不彻底”的问题;再者,安全环保,操控人员远程操控,无需进入稻田,减少了农药接触的风险,同时精准控制药量,比人工喷施节省农药15%-20%,降低了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近年来,农场持续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融合,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培训的方式,让植保无人机从“新鲜事物”变成了种植户的“必备工具”。目前,全场已投入使用各类植保无人机300余台,组建了50支专业飞防队伍,服务覆盖全场90%以上的种植面积。

无人机的普及不仅改变了田间管理模式,更推动了农场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也是大型农业飞机航化不到的小地块的重要补充。数据显示,采用无人机喷施防虫药剂后,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提升20%以上。同时,无人机作业产生的精准数据种植户可以通过系统调取,为后续水稻施肥、病虫害防控以及灌溉提供科学依据,形成“精准植保—数据反馈—优化管理”的良性循环模式。

从“面朝黑土背朝天”到“指尖触屏管良田”,植保无人机在鸭绿河农场的广泛应用,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更让北大荒现代农业的高效与智慧在鸭绿河农场这片黑土地上得到了生动展现。随着科技赋能不断深入,这些翱翔在稻田上空的“小蜜蜂”,让广大种植户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质的转变,也正成为推动鸭绿河农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动力。

图为:种植户操控无人机进行作业状态。

IMG_20250703_091329.jpg



  • 建三江党建

    微信公众平台

  • 建三江发布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