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4月24日 08:10
来源: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于润涵
点击量:
本网讯(于润涵)春潮涌动,沃野复苏。在抢抓农时的黄金期,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聚焦春耕生产期间群众急难愁盼,灵活运用“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进建三江分公司“红色稻路”党建品牌建设稳步前行。
群众点单汇民声
织密春耕“需求网”
“要变被动响应为积极主动,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春耕生产的各个角落。”春耕伊始,农场便通过走访调查、微信群等方式鼓励群众主动发声,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并突出党建引领作用,要求全体党员跟着“民声”找问题,围着“民生”解难题。
田间路面不平,调配机车马上修;排水沟渠不畅,组织人手快疏通;秧棚管护缺人,新老党员齐上阵……110余名党员干部化身“春耕服务员”,脚踩泥土、身披晨露,奔忙在田间地头。从农资调配到技术指导,从水利疏浚到农机检修,从秧苗管护到泡田整地,一张覆盖春耕全环节、全要素的“需求网”迅速织就,将党组织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为春耕生产注入澎湃的“红色动能”。
支部派单强统筹
激活红色“调度台”
党支部是解决群众问题的纽带,更是搭建民心的桥梁。农场各党支部将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成效,收集的问题按专业、类别、紧急程度分类派送,化零散力量为系统作战,贯通春耕服务脉络,针对春耕中的要点、重点、难点进行“靶向治疗”,让春耕“有底气”,农业收成“有盼头”。
“占丰,你是农学专业的,负责技术类问题;小鹏农机经验丰富,负责检修类问题;其他成员组成田间服务队,密切关注春耕各个环节,确保种植户在需要人手时能够及时支援。”第八管理区党支部书记闻志坤针对春耕期间种植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细致分类,并结合每位党员的个人特长与岗位职责,合理地分配各项任务。
问题要能“接得住”,更要“干得好”,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服务”模式,积极发挥党支部“调度台”功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春耕生产效能,针对春耕中的要点、重点、难点进行“靶向治疗”,让“党员红”播下“春耕绿”,为接下来各阶段农时农活的顺利衔接提供保障。
党员接单显担当
跑出春耕“加速度”
“水整地后,要保证20天以上的沉降时间,保持水层5-7厘米,食指入田面约2厘米深度划沟,周围软泥徐徐合拢时为插秧适期。”正逢“谷雨”节气到来,一场主题为“谷雨整地讲科学”主题党日课堂正在智慧水利示范区热烈的进行。同时,不光党员要讲,种植模范也要讲,单产提升示范田种植户高长峰从自身种田经验出发,结合“二十二项种植技术”实际应用场景,与学员们分享着高产秘诀。
“今春风力比往年都大,秧棚管护压力不小,还好有管理区的党员轮班值守,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种植户能及时收到气象信息,得益于管理区建立的春耕微信群,党员及时转发气象台发布的天气实况和预报预警等信息。同时,公司还成立了10支“党员应急服务队”,以风为令吹响“防风固棚”集结号,全力护航大棚安全,为秧苗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把春耕生产当做党员“练兵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农场党委还充分发挥“党建细胞工程”、“二十四节气主题党日”党建载体作用,针对春耕中各项要点“对症下药”,充实并丰富为民服务内容,让党员在春耕生产一线中提升应用水平,化解春耕痛点,收集“经验锦囊”,深入田间地头送技术、解难题、献良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帮扶人数达到130人,成功解决问题62件次。
走好为民服务之路,作为建三江分公司“红色稻路”党建品牌内涵之一,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三单”服务机制融入春耕的各个环节,点亮春耕图景中的红色坐标,让党旗在生产一线高高飘扬,实现粮食稳产与组织力提升的双重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