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04月03日 08:55
来源:七星农场有限公司
作者:崔琳琳
点击量:
为进一步确保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任务,建立健全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结合农场有限公司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分公司两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精准施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关注脱贫巩固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确保建档立卡脱贫家庭生活水平稳中有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农场有限公司将继续实行“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做到“三清、四扶、一保证”,(三清:底数清、措施清、责任清;四扶:岗位帮扶、产业帮扶、多元帮扶、政策帮扶;一保证:保证实现脱贫不返贫),聚焦脱贫巩固人口家庭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攻焦点,促进脱贫攻坚成果稳固提升增效。
三、工作目标
2025年需继续巩固完善108户175人。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目标任务为导向,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继续采取“3+X+1”的帮扶模式,把巩固脱贫成果和质量放在首位,持续强化“产业扶贫联动”“自营经济增效”“企业反哺社会助力”等模式,积极探索“电商销售特色帮扶”等特色扶贫新模式,保证脱贫巩固户有持续稳定收入的渠道和办法。
(一)持续加强脱贫巩固政策
脱贫巩固期内继续享受建三江分公司出台的《扶贫方案》《贫困人口享受扶持政策》等相关扶贫政策不变。民政、教育、卫生、人社、社会事务、财务等部门继续全面落实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救助体系中生活救助、临时救助等相关政策,切实做到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真正建立起稳定的脱贫巩固长效机制,确保不返贫、无新贫。
(二)全力实施八大脱贫巩固提升工程
一是实施“自营经济增效”工程。目前,有3户3人从事养殖业及大棚二次利用培育菜苗。要进一步采取“3+X+1”的帮扶模式,落实落靠帮扶责任。“3”即一个农场班子成员、一个机关科部室(场直单位)、一个社区(管理区);“X”是涉及职能部门(因病的是卫生服务中心;因房的是社会事务部;因政策落实的是党群工作部、综合管理部);“1”是一户脱贫巩固户。利用资源优势、地域条件为发展基础,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庭院经济以及特色种植业、特种养殖业等拓宽增收渠道,构建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巩固家庭收入稳步增长。
二是实施“岗位帮扶致富”工程。目前,有6户6人通过岗位脱贫帮扶巩固。要继续根据脱贫巩固人员自身条件及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以培训专业技能、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增强脱贫巩固人员创业致富本领,提高临时就业技能;积极开发保洁、更夫等就业岗位,组织场区有部分劳动能力的相对困难群体参与农场相关工作等,实现岗位与脱贫巩固拓展工作相结合的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是实施“健康惠民提质”工程。目前,已对符合参保条件的160名脱贫巩固户购买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作为补充医疗保障,共计24,000元。要继续把脱贫退出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落实好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脱贫巩固群体缴费部分补贴政策,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元保障需求,促进脱贫攻坚成果稳固提升增效。
四是实施“教育巩固提升”工程。计划为5户5人给予助学金资助,预计投入帮扶资金25,000元。要继续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构建脱贫巩固家庭学生帮扶机制,确保脱贫巩固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返贫失学、辍学;构建脱贫巩固家庭的职业教育帮扶工作机制,让有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意愿的脱贫巩固家庭都能获得职业教育培训,提高致富能力,努力实现“志智双扶”。
五是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工程。目前,已将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巩固的符合低保条件的8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纳入低保范围;有36名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退休范围;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和医疗救助范围,加大对脱贫巩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医疗救助力度。
六是实施“产业扶贫联动”工程。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兜底保障的11户17人,各管理区采取育秧大棚二次利用种植经济作物助力产业扶贫的方式;各场直单位采取对接管理区利用育秧大棚种植经济作物或采取产业+营销方式对接经济发展部、林业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我在三江有亩田”“鲜食玉米”“有机蔬菜”进行推广售卖的方式。用以保障农场兜底保障人员持续增收。
七是实施“企业反哺社会助力”工程。目前,有11户17人通过企业反哺实现兜底帮扶。将继续与佳木斯市建三江万村千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扶贫协议书》,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巩固行动中来,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大型民营企业通过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参与脱贫巩固,引导社会各界使用脱贫巩固家庭产品及服务;构建志愿者服务网络,积极开展扶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脱贫巩固工作的良好氛围。
八是实施“电商销售特色帮扶”工程。帮助脱贫巩固户依托农场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网络营销平台,销售产品,打通服务脱贫巩固户“最后一公里”。在“线上”开设电商扶贫窗口,将脱贫巩固户的产品做成宣传片,通过微信、线上平台等方式为他们做宣传;“线下”设立扶贫专柜,促进产品销售。
四、具体措施
一是搭建生活救助平台,全面开展生活救助。依托责任爱心超市开展生活救助,救助食品和衣物折合现金按照A卡每户每年1,200元、B卡每户每年960元标准发放,保证脱贫巩固户吃、穿不愁。
二是搭建教育救助平台,全面开展教育救助。脱贫巩固家庭子女考入大中专学校每年每生给予5,000元救助;脱贫巩固家庭学前儿童进入公立幼儿园凭收费票据给予全额减免;确保脱贫巩固家庭有就学愿望的学生完成学业。
三是搭建医疗救助平台,全面开展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补充型商险救助。为确保脱贫户不再因病返贫,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保障脱贫巩固人口的大病医疗需求,农场有限公司对缴纳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仍有困难的脱贫巩固人口给予全额资助参保,对符合参保条件的脱贫巩固户购买“惠民保”,坚决守住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底线。
四是搭建爱心救助平台,全面开展爱心救助。因突发性自然灾害、火灾、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原因,造成脱贫巩固户基本生活困难时,可以在社会事务部申请临时救助,通过责任爱心超市给予实物或资金救助。
五是全面开展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救助。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巩固户实现就业,自食其力,确保全场脱贫巩固户就业率同经济发展同步。
五、夯实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工作
(一)强化扶贫信息的精准和共享
进一步提高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质量,完善脱贫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建立扶贫开发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户籍、退休、教育、健康、就业、社会保险、住房、低保、残疾人等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有效精准对接。[牵头单位:党群工作部、财务管理部、社会事务部、综合管理部、卫生服务中心;责任单位:管理区、社区]
(二)做好脱贫巩固普查工作
2025年上半年,对脱贫人口进行一次“回头看”普查,全面了解脱贫现状。普查工作由工会按上级相关要求统一部署实施,重点围绕脱贫成果的真实性,调查脱贫人口脱贫巩固拓展工作情况、帮扶对接情况、贫困人口参与脱贫巩固项目情况等,各级单位要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牵头单位:党群工作部;责任单位:各管理区、社区]
六、着力强化脱贫巩固提升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组织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增强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的意识,压实责任,统筹安排。管理区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强化“一岗双责”的领导责任意识,继续抓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研究解决后续巩固拓展的突出问题;统筹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工作计划安排、层层签订责任状,对接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员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责任部门要强化行业扶贫责任意识,按照巩固拓展工程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推动政策落地,全面推进薄弱工作和环节的巩固拓展,继续推进落实“3+X+1”帮扶模式,做好各级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明确责任,跟踪问效。各基层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每月深入脱贫巩固家庭走访开展帮扶工作不少于2次。[牵头单位:党群工作部;责任单位:各管理区、场直各单位、机关各科(部)室]
(二)强化督查考核
完善精准脱贫考核评估和监督机制,提高脱贫巩固工作的质量。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至少组织1次脱贫巩固工作成效考核。[牵头单位:党群工作部、财务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责任单位:各管理区、场直各单位]
(三)强化舆论宣传
深入宣传学习习近平和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宣传推广在脱贫巩固工作中取得的典型经验和身边扶贫脱贫的事迹,以典型带动脱贫巩固,形成人人关注关心脱贫巩固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宣传办;责任单位:各管理区、场直各单位]
七、组织领导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魏玉田 卢百谦
副组长:安宏艳 李振宇 周广超 孙占英
成 员:刘文义 袁晓龙 张志国 常青松 刘 峰
田 强 吴 楠 郑 旭 谭景文 秦继芳
刘 冰 庞弓立 各管理区、场直各单位党政领导
七星农场有限公司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群工作部、财务管理部:
主 任:刘文义 田 强
副主任:郑 旭 张志国
成 员:张元强 郭学清 吴 阒 周 冬 崔琳琳
李光旭